銅關公被后世推崇的原因
自古以來銅關公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關公在后世尊稱為武圣人,一度與孔子地位齊平,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銅關公像,但是關公作為一名武將,在歷史上關公也并不是武力最高的,為什么銅關公在后世如此的備受推崇。
回望歷史關公死后,孫權是第一個追封關公為“忠義侯”的,隨后在公元260年劉備之子劉禪追封關公為壯繆候,曹操則追封關公為“荊王”,在這一時期人們對關公的印象是一位對劉備對蜀漢有著忠勇之名的能征善戰(zhàn)的武將,在這一時期關公的名聲并不是十分的受推崇。
后來隨著朝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把關公成為忠義仁勇的化身,此后關公的地位也就在后世備受推崇,由侯封為王,在追封為武圣人,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關羽也因此成為教育人們忠君愛國信念的典例。
關公不僅是忠義仁勇的代表,在民間還是全能神、武財神,明清時期的商人推崇關羽掛印封金、一介不取的故事,尊關羽為義財神。于是關帝在履行扶正壓邪、護佑眾生職責的同時,又多了一項保佑商家招財進寶的職責。
關公在后世是忠義仁勇的化身,非常符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能夠很好的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就是為什么銅關公在后世備受推崇的原因。